日前,駐財政部監察局和財政部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在江蘇省鎮江市聯合舉辦“進一步推進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座談會。會議前,就政府購買服務工作,在江蘇省無錫市進行專題調研。
“我們開展的這次調研年初就已納入了財政部反腐倡廉建設全年工作計劃。”駐財政部監察局監察專員兼副局長秘京平說,推進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既是深化財稅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財政部門牽頭的深化治理腐敗的工作任務之一,財政部黨組印發的《關于推進財政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2013-2017年工作任務的實施意見》中也明確提出要“繼續推進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完善政府采購法律制度體系和監管機制”。 進一步推進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對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財政懲防體系都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引領公共財政支出管理改革的“三駕馬車”之一,我國的政府采購制度在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公共財政體制建設的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從1996年開始試點到1998年全面啟動,特別是2003年政府采購法開始實施的10年來,政府采購制度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軌道,沿著擴面增量和規范管理的主線穩步推進,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點到面、從小到大,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府采購制度改革之路。
與會代表充分肯定了我國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在反腐倡廉領域發揮的作用。采購實施范圍從貨物類采購向工程類、服務類采購擴展,從傳統的通用類貨物服務向專業新型貨物服務擴展,從滿足機關單位辦公需要向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擴展。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以政府采購法為統領、以部門規章為依托的政府采購法律制度框架,涵蓋了體制機制、執行操作、基礎管理及監督處罰等各個方面的內容。政府采購政策成效不斷顯現。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與會代表也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國政府采購制度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法律法規不健全;政策執行不到位;采購預算編制執行不到位;采購效率低;政府采購活動中存在價格虛高問題;政府采購領域中腐敗案件時有發生;一些地方政府采購信息披露不充分,監督力薄弱;相關制度自由裁量空間較大;相關人員業務素質和廉政風險意識有待提高等等。
最后,財政部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主任王瑛在會上提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政府采購工作的重心和重點是:建機制、優程序、抓監管、促公開。她說,制度改革與監管創新應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一是健全政府采購法規制度體系。王瑛說,從現階段看,既要著力完善公平交易核心機制,又要探索建立采購結果評價制度。從長遠看,我國應借鑒WTO《政府采購協議》和國際經驗,制定包括需求管理、程序管理、合同與履約管理、績效審計評價等內容完整的政府采購法,使政府采購制度真正成為部門支出管理制度和政府重要的公共管理制度。二是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監管體制。在堅持“管采分離”體制的同時,必須遵循“放管結合”的原則,優化程序與強化監管并重,把監管重點從程序控制轉向監督檢查,從事前審批審核轉向事后監督,不斷提升監管效果。三是著力推進政府采購信息公開。進一步落實信息公開的新要求;重點加強政府采購監督檢查結果和結果評價的信息公開;努力將政府采購信息公開的范圍擴大到采購預算、采購過程、采購結果、采購合同及履約情況等方面,逐步實現政府采購全過程信息公開。
本次座談會邀請了河北、遼寧等10個?。ㄊ校┴斦d(局)紀檢組組長、監察室主任和負責政府采購業務工作的處室負責人參加,兼顧了東、中、西等不同地區,具有較強的代表性。